科思创与上海同济大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,并促进了中国的开放式创新计划。
在科思创同济创新学院的框架内,致力于移动性,建筑和机器人技术的材料科学,已启动了电动汽车(EV)领域的多个联合研究项目,以减轻电池组的重量,增加电极的容量材料,提高安全性。
联合学院一直在探索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,这对于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过程中提高成本竞争力至关重要。
其他项目包括开发用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新材料,并探索具有3D打印功能的结构以吸收惊人的能量,从而提高EV电池的安全性能。
此外,该学院正在研究用于机器人皮肤的柔性传感器材料,因为仿生机器人将为中国老龄化人口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。
今年,中国将以循环经济为主题的学生竞赛增加到学院的日程表中,以鼓励在可持续性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。
比赛将以床垫中聚氨酯泡沫的再利用为目标,鼓励学生释放他们在商业和技术研究中的创造力,以提出创新的想法,同时获得科思创和同济大学专家的支持。
获奖计划可能会在2021年由科思创-同济创新学院作为一项实际项目得到支持。

“在过去的一年中,我们与同济大学的合作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。我们共同发起了一些项目,这些项目将推动行业和整个经济朝着更大的可持续性发展,尤其是促进向循环经济的过渡,在全球范围内”,科思创首席执行官Markus Steilemann博士在通过数字会议召开的年度学院会议之际表示。
“在中国,我们始终致力于开放式创新,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,推动所有这些举措。”
“我们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我们成功的关键,其中包括价值链上的交流与合作。我很高兴看到学院在市场驱动的创新,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方面取得了稳步的进步和成就,以推动创新向有希望的转变商业模式。”科学院院长兼科思创亚太地区创新主管Michael Schmidt博士说。
“我们有望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学术生态系统,并具有补充功能,以在未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工商业和经济实力。”